作者:张国辉
如今的脑海中经常就不自觉地浮现出一些过去做过的事情,特别是那些总认为存在欠缺的事,每每想起来总会又不自觉地自言自语:真蠢真笨。很多时候都是情不自禁,都会不由自主地发出声音来,虽然妻子听不清楚,偶尔也会问一句:“嘟囔什么呢?”这样的事情多了,自己就想这是怎么了?古人云:日三省吾身。怎么,自己这是要学习古人经常自省吾身了吗?
检讨也好自省吾身也好,的确自己总是经常回想一些过去的事,这是年轻时自己想都不会去想的事,那时的自己年轻气盛,一门心思的“猛打猛冲”,哪里有时间顾得到静下心来想对与错,基本上是由着自己的性子来,想怎么干就怎么干,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何其勇猛,何其青涩。这种情景不由地让人想到春天盛开的花朵,怒放、娇艳,明艳艳地想着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向人展现。这种怒放、娇艳当然也是一种美丽一种,她带给人的也是一种赏心悦目和享受,留给人的也是一种美好,人们对她们也是趋之若鹜。如同开在春天里的迎春花、杏花、桃花、牡丹、月季花,她们盛开得姹紫嫣红,她们的美艳芬芳动人,她们哪一个不是美丽的仙子,带给人的全是美好和芳香。
(资料图)
花朵的芳香,让人印象深刻,久久难忘,但是让人羡涎之余,总是有一些不足的遗憾,要么是开放在那未曾复苏的严寒之中,要么是“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短暂,要么就是“花褪残红青杏小”的无奈。这也正如自己的思想一样好像一直就处于春天,总是长不大的状态,那是一种性情上的“原生态”,说好听点是一种纯真,说直白了就是一种“憨傻”。它的外在表现就是想问题不成熟、办事情肤浅,只凭一腔的激情和激愤,用自己现在想来的“真蠢真笨”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而且非常贴切。
好在,人是成长的,那怕不用继续学习、认真总结,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阅历增加,人总是会自然而然地要成长的,俗话讲“一岁年纪一岁心”,应该就是这个道理。我的这种不由自主的“自我总结”应该是一种思想意识上的自我反省。总结这种“自我总结”的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这里面有年龄增长的原因,虽然这种“自我总结”有点“不劳而获”的感觉,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而且这对任何人也是公平的,虽然没有付出什么,但年龄增长了呀,付出青春了呀;也有不断自我反思的原因,特别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回想过去的事,好像是很多人的“嗜好”,不由自主;至于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应该得益于读书学习的原因了,这对于我来说也是没有办法的事,谁让自己在该读书的时候没有认真的读呢。用通俗的话说,这叫“早到晚到,早晚赶到”,也是一种翻版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吧。
不管怎么样,自己就是这样不时地经常地想起过去的事情,反思多了,懊悔越来越多,对自己的青春年少越发的不满意起来。“真是不会说话不会办事呀,要是这么说这样做就好了,可能事情就是另外一种结果了。”而且反思的范围越来越广,从上学考学,到工作、人际交往,再到工作调动、公务员考试等等,包罗万象,好像是要把过去这几十年的经历中能记住的重大的比较刻骨铭心的事情,都要反反复复地想了一遍又一遍。想的越多,反思的越多,自己的思想最后总结出了一个结果,当时自己太年轻,思想太幼稚,自己的思想只是一种青春年少的状态。
想到了自己的青春年少,又想到了自己的当下,认识到自己现在反思了,也算是成长了,但自己的思想还是不够成熟。都说“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然而就以自己现在的思想状态,却是无论如何也不能与年龄相匹配的,充其量也就是刚刚脱离了明媚灿烂的春天,来到了活力四射夏天的大门口,也就是说自己的思想还处于“半夏”的时段。这种“半夏”是与年龄不相符的,是与同龄人有差距的,想事情不周全,做事情不周密,用人家的话说就是“心眼不多,心思不够”。
想到这些,自己开始释然了,对自己当前的现状也坦然接受了。读书少决定了内涵不够,心思不够导致了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群体,就这两样就定位了人生的高度。再不用去考虑为什么自己没有得到什么?为什么比别人水平低?这两点是最根本的原因,就这两点就大概率地决定了人生格局和境遇。
思想一旦想通了,消除了疑窦,一切的烦恼通通消散了,况且这些原因还都是自身的原因,怨不得别人,人也就坦然了。如今的“半夏”人生,或许就已经是最好的结局,如果还悟不到这些呢,还在那里不服不忿,还在那里怨天忧人,说明思想境界连“半夏”还不到,还是处在那个“懵懂、青涩、勇猛”的“春天”里,那样,心理年龄和生理年龄的差距就更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应该感谢这种自我反思,它最终还是让自己在心智上有所成长,让自己能冲破“春天”的束缚,走进热烈的“春天”,感受到思想上的激情和热烈,也让自己再有所成长,不至于落后于别人太多太多,这样对于自己这种比较愚钝的人来说,也就足够了,也就知足了,所以说应该感谢这“半夏”的人生。
作者简介
张国辉,中国自然资源作协会员,山东省自然资源作协全委会委员,曾有文章在《中国自然资源报》《山东青年》《山东自然通讯》《山东自然资源导报》发表。
壹点号一点写作课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标签: